“你能这样想贯彻玄圣的精神这很好。”
“真人过奖。”
“我很认可你的一个说法道门的发展到达了一个瓶颈阶段其实关键不在于我们内部而在于外部。这就好像是种田过去道门是个孩子体量小粮食还够吃。如今道门长大了体量大同样数额的粮食便不够吃了。减少浪费是对的打击内部腐败、抑制豪强也是对的可我们也不能总想着苦一苦自己省一点粮食出来我们
要寻找新的田地开荒种更多粮食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这就是三道在理念上的分歧所在了。
齐玄素自然不好评判这个观点是对是错更何况他提出的观点本就与这个观点有着相当的重合所以也只能应下。
清微真人继续说道:“正因如此我们不能只局限于家门口的一片地方要放眼更广阔的天地远在大洋彼岸的新大陆便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地方很可能决定了我们道门未来百年的运势是仍旧如日中天还是渐渐走向下坡路就要看我们如何经营了。在这一点上用人既要谨慎也要大胆为全局考虑不能因为单纯的派系之见就将优秀的人才摒弃不用。就拿陈书华的事情来说陈书华固然可恨该死却也值得我们反思除了继续加强监督体系是否要在用人体系上做出一定的改善?从两个方面杜绝此类事情再度发生。”
监督体系是以谁为主?是以北辰堂为主。用人体系又是以谁为主?是以紫微堂为主。
这话就很让人玩味了。
齐玄素可以说一些绝对正确的话比如玄圣的精神打破三道互相对立的局面就算三师来了也不能说这话是错的毕竟是玄圣的精神说是一回事具体做是另外一回事。可具体到某个问题齐玄素就不能随意表态了。
齐玄素想了一个讨巧的法子转开话题:“清微真人可以不在
意派系之分只是……”齐玄素故意做出犹疑之态。
“有什么就说什么不要有顾忌。”
“是清微真人。也许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初在凤麟洲在伊奘诺尊的神国我与清微真人有些分歧。真人气量大当然不会在意可是……”
清微真人沉默了。
齐玄素轻声说道:“是我不对请真人批评。”
“你没什么不对有分歧也很正常毕竟我们道门不是儒门不搞大家长和一言堂那一套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
“对不起清微真人我不是这个意思。”
“你应该是这个意思。”
齐玄素作诚惶诚恐之状。
清微真人徐徐说道:“儒门是我们的好老师也可以说我们是摸着儒门过河。他们犯过的错误我们要引以为鉴不能再犯。儒门的至圣先师说:‘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意思是父亲为儿子隐瞒劣迹儿子为父亲隐瞒劣迹顾全人伦。所谓的‘直’并非坦白、坦诚而是直率本质上还是亲亲相隐那一套。后来儒门更进一步臣子不能指出君父的错误下属不能指出上司的错误隐来隐去虽然面子上都好看了但真理正义荡然无存而且极容易陷入到道德困境之中。”
“这是不合时宜的最起码是要改进的。如何改进?道门不反对亲亲相隐也不反对不隐不会对不隐之人进行道德上的
审判也不会对相隐之人进行道德上的表彰秉持中立态度。君臣之间上司和下属之间则不适用于容隐。所以道门提倡批评与自我批评允许下属说话指出上司的错误不要搞相隐那一套。你现在可以自我批评也可以在过去对我提出批评都是合理的没有问题的。”
不得不说清微真人作为三储君之一在理论方面是有相当造诣的。不是说一点似是而非的道理糊弄过去而是一层层推导下来几乎有些说服齐玄素了——如果不是仅存在于口头而能够真正落实的话那就真正能让齐玄素认可了。
齐玄素站起身来:“谨遵清微真人教诲。”
清微真人抬手示意齐玄素坐下说话。
又与慈航真人、东华真人不同清微真人不像东华真人那么霸道也不像慈航真人那般内敛介于两者之间手臂微微弯曲手掌微微倾斜比较自然。
“你听到的那个传言我不能说是错的我的确有这样的想法让你来出任北辰堂的首席副堂主。一则是你的资历、能力完全足够这几年婆罗洲道府的情况如何大家都是有目共睹。二则是当初在凤麟洲我们也算配合得当我用你用起来顺手。东皇说过用人要疑疑人也要用关键是要用好。我们的确存在分歧可在道门大事面前要学会暂时摒弃分歧同心协力以道门为重以大局为重
。”
齐玄素正要说话又被清微真人抬手打断:“你不必急于现在就答复我还是先回去考虑一下考虑清楚了再给我一个答复。我会充分尊重你的想法和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