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三人问的懵懵的。
同意什么?
三人来的真是巧他们以为这里有空座孰不知是其他人故意躲着这位青年。
其他的人看到三人的动作后露出一丝异样的微笑:又要和其他人灌输思想了。
青年二话不说撸了撸袖子注视着三人开始道:“这是咱大明人打下的天下吧。”
三人点点头没有丝毫疑问。
青年愤愤道:“这是我大明的天下朝廷却对那些殷人很好哪里有这样的道理每年都向那些蛮夷投钱何不把那些钱投在咱自己人身上?”
三人的神情有些奇怪赵乐康咽了一口吐沫试探道:“朝廷哪里对殷人好了?”
青年一顿双眸缓缓瞪圆。
“还不好去年我们学院一共有十三个名额免费上学其中有八个给了殷人你说这是啥子道理?”
青年没有说其实学院一共有十一个明人而殷人一共有几百个
按照青年的逻辑三个人也没发现什么错误之处。
缓缓点了头。
“这不就结了嘛前段时间官府征用了小里头的地方朝廷竟然还给了那些殷人不少补偿简直是胡闹都是我大明的地还给他们什么补偿相信那群低贱的人从官府那里得到了银子我就想不开这是为什么?”
三个人
若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没有其他人三个人恐怕要暴打他一顿。
竟然说是低贱的人。
“你少说两句。”其中一个桌子的人扭过头来斥责道。
青年立马熄火了。
“大家都是大明的子民作为明人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教导和开化殷人共同建设好大明不能看人下菜碟更别说许多殷人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做出了不少功劳”
“这些都是有目共睹的”
三人听后心中升起一股热流。
对这位少年的感官十分好。
另一个桌子上又有人发言。
“殷人也是大明的人不能太过贬低以后你注意点。”
“还是好人多。”三个人对视一眼不禁想到:“若明人都是这样的人多好啊。”
青年摊摊手没有和其他人争吵。
他已经达到了目的表达了观点。
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和其他人的关系。
其他人虽然不同意他的观点但神情亲密了很多减少了隔阂。
毕竟他也是刚刚成为明人。
没错青年在去年的时候才刚刚达到审核标准就在两个月前刚刚拿到明人证明户口改了。
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哪怕户口变了但若想真正获得其他人的认同还要走其他的路子。
自己这个方法做的很好。
效果不错。
三个人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敢怒不敢言不过也见识到了其他明人的好。
三个人就坐在桌子旁听取着其他人的谈话。
有关移民的事情也有大明的某些政策。
上到朝中趣闻下到乡间小事谈论的方向是五花八门。
真是令人大开眼界。
三人如醉如痴也时不时的掺和几句令人心潮澎湃。
“西街的章恪娶了一名殷人为媳妇儿据说被章家老爷子打了好几顿幸好官府的人知道了好说歹说才让章老爷子同意了那门婚事。”
“不止呢就去年考上大明皇家学院的那个人回来娶了市里首富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