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字卷 第七百九十八节 反冯势力今犹在(2 / 2)

数风流人物 瑞根 1431 字 2023-11-09

练国事讶然不解地看着冯紫英:“紫英何至于此?内阁才组建起来你这样一意孤行一旦受挫会危及到内阁的稳定……”

“君豫什么危及到内阁稳定你干脆就说我首辅位置不稳得了。”冯紫英摇摇头“我知道这道题不好做但是不做的话那一旦局势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我们仍然要去做而且付出代价更大造成的后患更大……”

“可现在没有证据能证明你说的那些你这样做很容易引发一些人的疑虑甚至坚决反对!”练国事提高声调:“自强公和子舒兄都不会同意就算是子先公也不会同意重臣中九成也不会赞同你这样做有何意义?”

冯紫英沉默不语。

“还有紫英你应该知道当下的局面自强公和有孚公在勉力替你张罗但是情形如何你难道不知道?虞臣、伯辅他们已经与自强和有孚二公划清界限了李邦华和朱国祯现在在江南大肆造谣煽动群情汹汹天下震怒啊!这等时候你还要如此做岂不是真的要……”

练国事也想不明白冯紫英为何要在这个问题上如此固执己见。

好不容易才算是组建起了新内阁看似大获全胜但其实很多人都在观察甚至已经开始集结寻找破绽尤其是不少事表面愿意和己方合作但内心的反感和敌视却是藏于心中。

本身吏部拿出的考成法改革就已经触动了不少人的利益乡绅们丧失了对官员的监督权和影响力这对他们来说是难以忍受的哪怕是能从经济利益上进行一些分化但很多人更看重他们对地方官员的影响力些许钱银他们甚至可以舍弃。

如果说考成法的落实他们勉强可以忍受但是礼部出台的对科举改革的征求方案这就直接是要断根了。

没有那个正统士绅可以容忍这样的挑衅或者说挑战。

把持仕途之路一直是士人们的专利无人能分享。

原本在元熙朝从纯粹的经义改成了经义为主时政为辅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不少人因此泣血上书反对但在怎么说这时政也算是朝政一脉为官也必须要明白时政占的比例不大几番争斗下来也就勉强接受了。

但现在才几年?

又要改革了而且还要改成什么狗屁格物、财计和律法!

都是些卑贱之道工匠、商贾和讼棍们追逐的东西居然想要上大堂与士人平起平坐这如何能行?

长期以往国将不国!

练国事不信冯紫英感受不到外界的风向变化。

韩孙等人沉默蓄力李邦华和朱国祯甚至把高攀龙、顾天埈等人都已经纠结了起来如果不是汤宾尹和黄汝良二人因为韩敬、许獬的缘故只怕也要被这帮人拉了进去。

江南士人正在两极分化一帮人是以工商立族的士绅一帮人则是以土地为根本的乡绅而前者虽然在财力上日益膨胀但是在影响力上仍然还略逊于后者尤其是在江南籍官员中仍然有大批人支持这些乡绅。

北地士人也是如此而且北地乡绅势力更是远胜于商贾势力哪怕山陕商人财力雄厚但在中央和地方上的影响力仍然远不及这些乡绅。

可以说从吏部的考成法到礼部的科举改革这两个举措都捅到了士人们的要害或者说是保守士人的要害。

反冯势力正在迅速的集结抱团只不过这大朝会刚过而且冯紫英也赢得了武人的支持所有人都还有些忌惮不敢轻易爆发反扑而已。(本章完)